91奇迹

 找回密码
 中文注册
查看: 14872|回复: 75

总结爸爸临终的10个月:肺腺癌IV期,易瑞沙耐药,4002+184 有效中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5-3-4 21:54:2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: 中国山东青岛
本帖最后由 qijicag 于 2015-8-27 21:40 编辑

      2014年 12月 18日 ,接到爸爸 电话 ,说他有胸水 而且CT站位 。到泰安88医院住院
      2014年 12月 20日胸水 查出 CEA(癌胚抗原)6.26ng/ml,CA153(糖类抗原)64.08。D-二聚体测定:0.69.全身骨显像未见明确肿瘤骨骼转移征象;高场颅脑磁共振扫描未见异常;尿正常,心脏正常,肝脏形态大小正常,可见多个强回声,胆囊、胰腺、脾脏、双肾形态大小正常。右侧胸腔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,深约14cm,其内充满细密点状回声。右侧胸腔积液引流后复查,下叶背段见28.20*38.64mm占位。边界清,其内密度不均匀,可见斑点状钙化,相应支气管截断;双肺内可见多发类圆形结节影,边缘模糊;双侧胸膜增厚,纵隔无明显移位,气管前腔静脉后,气管复查前,主肺动脉窗,隆突下间隙及主动脉弓外侧可见多发肿大的淋巴节影,较大者短经约1.3CM,右侧胸腔可见弧形水样密度影及引流管影。扫描野内肝内可见高密度灶。两次胸水找到癌细胞,肺腺癌。
       肺腺癌IV期,无手术指标,两种选择:化疗和靶向药物。
      乱了,所有的一切都转向了爸爸这里。
      2014年12月26日,出院,开始盲试,吃仿版易瑞沙。
      第一天,肚子疼,不能忍受,停药。
      问大夫,加奥美拉唑,从第三天再开始吃易瑞沙。主要症状 大便干、长口疮。
      2015年1月25日到88医院 住院。D-二聚体测定:1.70;CEA(癌胚抗原)6.32ng/ml,右肺下叶背段见29.70*38.7mm占位。大小无明显变化。右侧胸腔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,深约4.17*2.36cm,胸腔积液少量。
      医生结论,易瑞沙有效。
     2015年2月6日,出院,易瑞沙继续吃。直到2015年2月27日才开始拉肚子,身上起皮疹,食欲不好。
     和论坛里的相比,爸爸不算是对易瑞沙敏感的人。只是也有效。
     我现在考虑的是在他还没耐药前做点啥?微波消融术是我考虑的重点。问过好多医生,不推荐。但微波消融术主任强力推荐,说是唯一选择,到底该做还是不能做,请指点迷津,谢谢。
    2015年5月26日 Ct结论 易瑞沙耐药。换 特洛凯
    2015年6月9日  癌热37.5度,判断 特洛凯效果不好。与医生商量上阿法替尼2992。40Mg(59MG)一天。
    2015年6月12日  与医生商量阿法替尼2992。50Mg(75MG)一天。
    2015年8月15日 爸爸脱离了苦海。祝爸爸在天堂幸福。

有爱,就有奇迹!
发表于 2015-3-5 23:29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中国山东泰安
88医院的梁善言?
有爱,就有奇迹!
回复 支持 0 反对 1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5-3-5 21:30:09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中国江西赣州
要多学习,易有效当然用易。
有爱,就有奇迹!
回复 支持 1 反对 0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5-3-5 08:14:40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中国山东青岛
你爸应该吃特罗凯,效果会更好。
有爱,就有奇迹!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3-5 21:00:37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中国山东青岛
谢谢楼上,还是想先吃易瑞沙等耐药了,再换特罗凯。带癌生存,时间越长,才是真正的受益。
从论坛中知道特罗凯耐药期太短了。
有爱,就有奇迹!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3-5 22:04:10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中国山东青岛
本帖最后由 qijicag 于 2015-3-6 13:41 编辑

留着,怎么看化验单?
  手术、化疗、放疗前后均需进行各种常规检查。其中指标的异常会影响到这些治疗措施的进行。但很多病人与家属拿到化验单后不懂,感到很困惑、现就一些常规化验项目的临床意义作一简要说明,仅供参考:
一、血常规
1、  血红蛋白(HB)
(正常参考值)
男:120—160G/L  (12.0—16.0g/dl);
女:110—150G/L  (11.0—15.0g/dl);
(临床意义)
增高:有生理性或病理性
减少:可反映贫血的程度。病人的营养状况不佳、手术后失血过多、化疗后的骨髓抑制等均可出现。
2、  红细胞计数(RBC)
(正常参考值)
男:(4.0—5.5)X1012/L   (400万—550万/mm3);
女:(3.5—5.0)X1012/L   (350万—500万/mm3);
(临床意义)
  诊断各种贫血及红细胞增多症。
增高:真性红细胞增多症、肺心病、肺气肿、高原缺氧。
减少:手术后失血过多、化放疗后引起的红细胞减少、其它情况引起的贫血、血液稀释等。
3.白细胞计数(WBC)
(正常参考值)(4—10)X109 /L (4000—10000/mm3)
(临床意义)  增高:急性感染、严重组织损伤、大出血、中毒、亚性肿瘤及白血病等。
4、  胞分类计数(DC)
A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(N)
(临床意义)
   增多:急长细菌性感染、严重组织损伤或血细胞破坏、急性失血、包性中毒、白血病及恶性肿瘤。
   减少:放射线或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、病毒性感染、伤寒、某些血液病、身身免疫性疾病、脾功能亢进等。
B中性杆状核粒细胞(N)
  (正常参考值)  0.01—0.05(1%—5%)。
(临床意义)  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等。
C 嗜酸性粒细胞(E)
(正常参考值)0.05—0.05          (0.5%—5%)。
(临床意义)
       增高:常风于过敏性疾病、寄生虫病、某些皮肤病及血液病等。
     减少:见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、大手术病情严重及传染病、伤寒、副伤寒等病患者。
D 嗜碱性粒细胞 (B)
(正常参考值)0—0.01(0—1%)
(临床意义)增多:觉于慢性料细胞白血病、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某些转移癌。减少:临床意义不大。
2、淋巴细胞(L)
(正常参考值)  0.25—0.35(25%—35%)。
(临床意义)
  增多: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,觉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,某些慢性感染,如结核病恢复期限及淋巴细胞性白血病、淋巴肉瘤等。
  减少:接触放射线及应用皮质激素之后。
3、单核细胞(M)
(正常参考值)0.03—0.08%(3%—8%)
(临床意义)
增多:亚急性细菌性内膜炎、急性感染的恢复期、单核细胞性白血病。
减少:临床意义不大。
5、血小板计数 (PLT)
(正常参考值)100—300)X109 /L  (100—300)X103/mm3
(临床意义)增高:如物发性血小板增多症、脾切除术后可增高。
减少: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。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再障、急性白血病、伤寒、脾功能亢进行体外循环时、化学药物中毒。某些化疗药物或放疗可引起血小板减少。
6、凝血时间(GT)
(正常参考值)4—12分钟  (玻璃试管法)
(临床意义)延长:见于血友病、严重的肝损害、阻塞性黄疸、新生儿出血等。
7、凝血酶原时间(PT)
(正常参考值)12—15秒
(临床意义)延长:见于先天性凝血酶原减少病。胃肠道紊乱致维生素K吸收减少、肝脏病、阻塞星黄疸等。
二、血糖(CLU)3.9—5.6毫摩尔/升
(临床意义)
增高:见于糖尿病、垂体前叶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、嗜铬细胞瘤或腺瘤、脑震荡、脑瘤、脑出血等。
降低:见于胰岛细胞瘤或腺瘤、口服降糖药物过量、呆小症、粘液性水肿、肝病、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。
三、黄疸指数(II)
(正常参考值)4至6单位
(临床意义)  增高到7—15单位为隐性黄疸,15单位以上临床上常可显示黄疸。
四、总胆固醇厚(TC)
(正常参考值)2.83—6.00毫摩尔/升
(临床意义)
增高:见于动脉样硬化、粮尿病、肾病综合症、甲状腺功能减退、胆道阻塞、妊娠等。
降低: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、长期营养不良、肝变硬等。
五、甘油三脂
(正常参考值)0.23—1.24毫摩尔/升
(临床意义)增高:见于急性胰腺炎、胆石症、胆囊炎、总胆管阻塞、肠梗塞、胰腺外伤、腹膜炎、流行性腮腺炎等。
六、淀粉西酶
(正常参考值)索氏法:40—180单位;文氏法:8-64单位
(临床意义)增高见于急性胰腺炎、胆石症、胆囊炎、总胆管阻塞、肠梗塞、胰腺外伤、腹膜炎、流行性腮腺炎等。

1   白细胞(WBC):也叫白血球。正常范围是4000--10000.生长周期7-10天
     白细胞升高,一般提示急性细菌性感染且和感染程度呈正比. 感染时,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会迅速出现(表现为白细胞数量的增多),吞噬入侵人体的细菌、寄生虫等。
   白细胞不升高往往被看作是病毒入侵导致的感染,白细胞升高呈幅度较小、缓慢的状态
   白细胞生长周期7-10天,因此化疗导致的白细胞减少,7-10天一般就可以恢复
2   中性粒细胞比值:50---75%  
     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最多的一中,具趋化作用、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。吞噬完成后自身也死亡,成为脓细胞。中性粒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,约停留6~8小时,然后离开,在结缔组织中存活2~3天。
   中性粒细胞比值高于75%,一般提示急性感染、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
   中性粒细胞比值低于50%,一般提示血液病或免疫性疾病
3   血红蛋白:110~160g/L,是人体血液中运送氧气的“车”
   轻度贫血:血红蛋白110~90g/L、
   中度贫血:血红蛋白90~60g/L、
   重度贫血:血红蛋白60~30g/L、
   极度贫血:血红蛋白<30g/L。
   红细胞生长周期70-100天,也就是说,补血的见效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时间才可以看得到
   贫血有三种可能性:1 缺铁性,2 缺叶酸,3 缺vb12.
4   血小板:100--300,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作用,修补破损的血管。血小板的寿命平均为7~14天,当人体受伤流血时,血小板就会成群结队地在数秒钟内奋不顾身扑上去封闭伤口以止血。血小板和血液中的其他凝血物质——钙离子和凝血酶等,在破损的血管壁上聚集成团,形成血栓,堵塞破损的伤口和血管,血小板还能释放肾上腺素,引起血管收缩,促进止血
   高于300,易形成血栓,在脑部就是脑血栓,在肺部就是肺栓塞,抗凝可以用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
   低于100,易造成出血
   值得一提的是,输血小板会造成抗体,人一生只有一次机会可以输血小板。如果化疗造成血小板低可以肌注白介素升血小板。
有爱,就有奇迹!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3-6 13:35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中国北京
易瑞沙还是一天一片。只是爸爸低烧37度左右,口有异味,胃口不好。皮疹,拉肚子。
现在看来病情得到了控制。在耐药前做点啥?
微波消融咋样?医生说的那么好,说是唯一选择。求意见,求帮助。
有爱,就有奇迹!
发表于 2015-3-6 18:44:10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中国广东深圳
这样说吧,我姨夫做过几次肝部的射频消融,控制不住。如果易有效还有必要遭罪吗?倒是可以根据身体情况用中药调理一下。副作用不明显但是有效控制肿瘤不是很好吗,副作用的大小不能证明有效率强弱
有爱,就有奇迹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中文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关于我们|隐私服务条款|小黑屋|手机版|91奇迹 ( 京ICP备2020048145号-6 )

GMT+8, 2024-6-3 12:02 , Processed in 0.073756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3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